上班人士久坐小心靜脈曲張 如何預防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近些年來,醫院血管外科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多以靜脈曲張為主。這種病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療?
老師護士要當心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陳兵介紹,靜脈曲張分為原發性靜脈曲張和繼發性靜脈曲張,往往伴有家族遺傳史,先天靜脈發育薄弱,如后天職業或生活習慣存在誘發因素,則容易發病,其中教師、外科醫師、護士、理發師等需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的人都屬于高危人群。
劉繼前說,每天來看血管外科的人里,有60%是來看靜脈曲張的。據相關資料統計,在普通人中,有25%—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靜脈曲張的現象。而發病人群年齡多在40歲以上,這是因為老年人靜脈壁退化,瓣膜功能減弱。
形成靜脈曲張的原因有三。一,長期站立。長期站立和重體力勞動,會使靜脈內壓力持續升高,導致瓣膜承受過重壓力,逐漸松弛、脫垂、使之關閉不全,進而形成靜脈曲張。二,久坐不動。長期坐位工作,導致下肢靜脈回流不良,加大瓣膜壓力,造成靜脈曲張。三,遺傳。先天性靜脈壁軟弱者,靜脈缺乏彈性,易松弛,血液向下倒流,靜脈壓增高,繼而延長彎曲,成為靜脈曲張。
穿彈力襪能預防
靜脈曲張的病情是逐步進展的,一般要經過數年至十年,危害才會漸漸顯現。特別是一些并發癥會給患者帶來很多不便。
一,水腫。由于靜脈出現返流,患者常呈現晨輕暮重的患肢水腫。二,皮膚色素沉著。長期的靜脈高壓導致小腿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后破裂,鐵紅素在皮下沉積,使得皮膚變黑。三,出血。曲張靜脈附近的皮膚由于營養供給不足,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由于出血時往往不伴疼痛等其他癥狀,病人常常無法察覺,如果發生在夜間,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四,潰瘍。靜脈曲張最嚴重的后果是引起潰瘍,俗稱“老爛腿”,潰瘍可以經久不愈,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五,靜脈血栓形成。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張的淺靜脈內形成血栓,表現為局部紅腫痛,形成硬塊,影響行走。
靜脈曲張是可以預防的。有靜脈曲張家族史的人,一般在30歲左右發病,因此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應勤于運動,增強體質;肥胖的人應該減肥,肥胖雖不是直接原因,但腹部過多組織會造成下肢靜脈壓力過高,使靜脈曲張加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不可避免形成下肢靜脈高壓。穿彈力襪套或壓力繃帶纏裹,使淺靜脈處于被壓迫狀態,增加靜脈回流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靜脈曲張發生。
及時手術可根治
現在,一些醫院過度夸大靜脈曲張的影響,聲稱靜脈曲張會導致截肢等,以騙取患者治療費用。其實,靜脈曲張的治療不難,手術種類也繁多。目前國內以經典的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和新興的微創手術為主,完全可以根治。術前的診斷,對于一位有經驗的血管外科醫生來講,通過體格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對于部分雙下肢水腫患者或懷疑有其他病因時,應進一步檢查明確病情。而有些醫療機構超適應癥進行深靜脈造影,不僅增加了費用,而且也相應增加了造影的風險。
一些私立醫院宣傳硬化劑注射。在六、七十年代因其操作簡單、成本低而在基層醫院廣泛應用。但如控制不佳,技術不到位易造成復發,可引起并發癥,目前國內正規大醫院較少采用此方法。藥物是輔助的治療手段,不能治愈靜脈的病理性改變,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病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