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長壽膳食指南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多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居民的膳食構成和疾病模式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是老年人的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他們的膳食指南應在遵循一般 成年人群的膳食指南基礎上,注意其特殊性。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1、老年人消化系統明顯改變。由于老年人牙齒脫落,對食物的咀嚼有明顯影響,舌表面味蕾易發生萎縮,味覺細胞減少,咸味閾值升高,唾液分泌減少,直接影響了食物的水化。同時老年人其他消化液的分泌也減少,各種消化酶均隨年齡增長而分泌逐漸減少,這些因素都影響食物的吸收利用。另外,老年人食道蠕動和胃腸道排空速率都減低,使大便通過腸道時間延長,增加腸道對水分吸收,使大便變硬,因此經常發生便秘。
2、老年代謝功能減退。由于老年期內分泌系統的變化使激素分泌改變,明顯影響機體代謝功能。糖代謝、鈣代謝、肌肉組織功能均下降,腎排泄功能減退,這些結果對老年人的物質代謝帶來不良影響。
3、老年人免疫功能明顯下降。胸腺重量、T淋巴細胞數目減少和功能均減退,血中免疫球蛋白G下降,使老年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下降,故老年人易感各種疾病。
總而言之,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隨著衰老而減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老年人的營養狀況,給身體健康帶來了威脅。
老年人群對營養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群是營養不良的敏感者。據葛可佑等對全國第三次營養調查結果分析,老年組每人每日能量平均攝入量為2283千卡,占推薦的每日營養素供給量的116%。又據王曉華等對濟南287名老年知識分子的調查結果,每人每日能量平均攝入量是推薦的膳食營養素供給量的121%,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34%,其中動物性脂肪達40.2%,蛋白質攝入量為推薦的膳食營養素供給量的110%,膽固醇攝入量每人每日平均高達612毫克,體重超重和肥胖者占44.2%,高血脂者占54%,冠心病患者為34.5%。這是老年人群營養素攝入過量和不平衡的一個實例。我們對北京東城區中老年人群調查結果顯示,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婦女體重超重和肥胖率達50%,膳食中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30%以上。這些均說明城市中老年人能量攝入偏高。
建議我國老年人群能量攝入量以每日1800—2000千卡為宜;蛋白質攝入量每人每天60—70克/公斤體重為宜,其中動物性和豆類來源占1/3以上,因為蛋白質攝入量過高會增加腎臟功能負擔,對老年人是不利的。
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老年人膳食中脂肪攝入不能太高,應按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脂肪攝入占總能量的20—25%為宜,其中膳食中應提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這對健康是有益的。另外膽固醇攝入量應有所限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敏感人群中膽固醇攝入量應低于每人每日200毫克。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降低,戶外活動減少,日照機會減少,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量也下降。所以應積極提倡老年人多吃奶類和豆類食品。奶類是鈣的最好來源。在特殊情況下,可給以鈣補充劑,但含量要有限制,并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老年人群貧血患病率較一般成年人明顯增多,這可能與老年人對鐵的吸收利用更差有關。我國居民膳食中血紅素鐵來源很少,必要時可用強化食品來解決。在給貧血者補鐵時,應同時補充維生素A,鐵的吸收明顯增加。
老年人群膳食中應有一定量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主要來源于全谷類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麥麩、豆類、果膠等。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成人每人每日最低量為27克,最高量為40克,這是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的總和。近年來食品加工愈來越精,膳食纖維丟失明顯增加,使某些維生素、礦物質也大量丟失,因此老年人應重視多食用麥片、燕麥等食品。
我國居民傳統喜食咸味菜肴,平均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是13.9克,這距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6克以下相差甚遠。高鈉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老年人更應注意將膳食中食鹽量逐步降低,使其最終達到每人每日6克以下。
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顯示,老年人膳食中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A、E、C及某些微量元素硒、鋅等,均較青壯年略低。據蔡雪梅報道,研究老年人機體達飽和的硒需要量為100微克,比我國標準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50微克高一倍。據陳壽農報道,對666名老年人血鋅測定結果為14.7微摩爾/升,明顯低于青年人,給其中41名補充口服硫.酸鋅1個月后,各項免疫指標均明顯提高。微量元素鋅、鉻對調節血糖代謝和加強胰島素功能都起著重要作用。所以老年人膳食中應有足夠的蔬菜、水果以保證抗氧化營養素的攝入。
近年來,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癥在我國已躍居死亡之前三位,死亡人數約占全部的70%。最近報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建議老年人群每人每日葉酸供應量應以400微克為宜,這比孕婦為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每天需葉酸300微克又提高了。所以在老年人的膳食中保證有充分的B類維生素實屬十分必要。
老年人群的膳食指南
根據上述特點,對于老年人群的膳食指南,應該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再增加以下3條:
1、積極參加適度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防止肥胖。
老年人積極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非常重要,因為體力活動能提高老年人食欲,增加肌肉張力,丟失脂肪,改善睡眠和心情,增強免疫能力和代謝能力,又能鍛煉心肺功能,增強抵御傳染性疾病的能力,減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襲擊,并能預防便秘等。但是老年人參加體力活動,一定要適度,不能超負荷,以免損傷心肺系統的功能和跌倒。
2、食不過精,粗細搭配,并應攝取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易發生經常性便秘,故建議老年人膳食中食物要粗細搭配,要有一定量膳食纖維,食物要易于消化,餐次分配應按個體需要決定。老年人在減少能量攝入同時,更要保證能夠獲得充足的各種高營養素的膳食,微量營養素的含量也不應低于一般成年人的要求。
3、若需要,應科學地選用保健食品或膳食補充劑。
藥物有使人增加食欲或減低食量的副作用,某些藥物還可造成食欲下降和營養素缺乏。那種認為吃藥越多越好的錯誤觀念應予以糾正。
關于老年人是否采用保健食品,應當根據營養科學原則和自已的實際情況,首先安排好一日合理、平衡的膳食,能不采用額外補充則最好。當有輕型不適或失調時,首先應考慮用飲食調節,必要時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我國目前保健食品有兩大類:一類為膳食補充劑,也就是各種營養素;另一類則為中藥或藥食同源及某些功能食品。老年人采用的原則應該是缺什么補什么,至于補多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造成副作用。采用保健食品都應該是獲得衛生部批準的,以確保有益無害。
老年人群膳食指南,是讓老年人都能掌握自己健康進食的各項要求,逐步減少老年人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的狀態,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