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飯碗”還是“保飯碗”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企業都遇到了運營遲緩、經營困難等問題,有的企業不得不選擇減少人力資源分配來維持企業運營,而有的企業為了能夠保證員工的職位,采取了減薪的辦法。面對薪資縮水、房貸、車貸依舊還是要還的壓力,許多職場人士在“找飯碗”與“保飯碗”之間猶豫不決。
現象
案例一:
方小姐,28歲,市場推廣
我在一家企業做市場推廣,我們公司買斷了一個大品牌的某個系列產品,本以為可以利用這個品牌資源在市場上有一番作為,可是關鍵時刻,公司卻在品牌建設、市場推廣投入上考慮欠缺,讓我們即使有再好的能力和資源都用不上。目前公司處于調整狀態,公司上下人人自危,由于利潤縮減我們已經降低了工資,大家都在互相安慰,金融危機還會持續,跳槽要慎重。可是,我覺得除了另謀出路,幾乎沒有其他可以漲工資的辦法了。但是,若想在這個時候跳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同事們都在勸我,“一動不如一靜”,所以,我就在“找”與“保”之間猶豫不決。
分析:“跳出去”薪水就一定比現在高嗎?
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不是針對個別領域的,它讓全球經濟都發展遲緩。在這樣的經濟和就業形勢下,其實“找飯碗”和“保飯碗”同樣都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跳槽的事也就沒那么簡單了。不妨借鑒方小姐同事們的意見,暫時觀望一下行業動態,等待時機。
案例二:
錢女士,34歲,房地產營銷
我工作的這家房地產公司,不久前剛剛進行了崗位調整。由于大環境影響,公司已經裁掉了不少人,我算比較幸運的,只是調換了一下工作崗位,工資沒有以前高了。剛開始的時候我有些不服氣,因為自己算是業績突出的,想著家里的房貸還沒有還清,孩子每個月又有不小的開銷,干脆換個薪資高的單位吧。于是,我偷偷地去了人才市場,結果發現同等職位的薪資還沒有我現在單位給得多呢。可是各大企業開出的招聘條件卻是相當的高。回來之后,我就猶豫了,現在的工作雖然工資沒有以前高,也隨時有可能失業,但是畢竟環境熟悉,不用重新適應。要是換了新工作,重新開始適應不說,也很難保證就能拿到較高的薪水,而且搞不好會讓自己更快失業。
分析:認清現狀,切不可盲目跳槽
不可否認,金融危機確實加大了職場人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失業和減薪讓職場人有了職業危機意識,但是,要認清職場現狀,不可因為一時的壓力就盲目跳槽。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調整好應對心態,做足充分準備。像錢女士這樣,因為減薪造成家庭負擔過重而選擇另謀高就的人,往往會對新公司抱有更高的期望,等過一段時間之后,如果期望值達不到,可能就會產生不滿情緒和心理落差,到那時就得不償失了。
觀點
兩種選擇 各有優劣
“找飯碗”的優勢
首先,雖然市場經濟發展遲緩,但是人才招聘仍然在繼續,市場還是需要真正有實力的人才。其次,如果你在現在的工作單位發展中遇到了瓶頸,并且各方面原因已經限制或者阻礙了你的發展,那么,換個工作或許就是最好的出路。再次,從某種程度來說,重新“找飯碗”可能會讓已經在職場中消磨殆盡的激情重新復蘇。
“找飯碗”的劣勢
當前工作難找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但企業招聘職位質量下降,企業的招聘數量也明顯下降了。況且還有那么多大學畢業生們一起競爭,畢竟人多崗位少,好的崗位就更難找了。再有,新的工作環境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崗位、新的領導、新的同事都需要適應,甚至社交圈都需要重新建立。總之,不管你從事工作多少年,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都需重新開始。
總之,新工作充滿不確定性。也許沒有預期中好,或者并不適合自己,又或者也即將面臨失業、減薪等危機。
“保飯碗”的優勢
首先,人們能獲得職位的晉升和豐厚的薪酬,這不是一個臨時的舉措,而是他們在這個職位上能夠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和創造出足夠多的價值。所以,與不確定因素相比,更多職場人愿意留下來。其次,“保飯碗”的目的是要提升自身價值,規避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可以明確職業目標,利用空閑時間進行充電,提高業務能力,擴展綜合素質。再次,雖然薪資縮水了,但還是有勞動合同可以暫時作為保障。
“保飯碗”的劣勢
容易讓人產生安于現狀的心理。如果真的不思進取,那么,最后只能讓自己喪失工作熱情,使自己的人際圈子越來越狹窄。再有,“保飯碗”可能會給人一種職業生涯已經陷入停滯的狀態,或是有江郎才盡不敢冒險的情緒。最后,保守選擇很有可能會讓你錯失好的事業發展機會。
${FDPageBreak}
建議
金融危機給企業和員工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沖擊和心理壓力,針對當前諸多職場人士在“找”與“保”、“跳”與“守”之間猶豫徘徊的現象,津城心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李軍老師給出了相關建議:
第一:“心理資本”儲備不足加重員工職業危機感
企業沒能讓員工在平時儲備好“心理資本”,而造成了員工在面臨危機的時候心理壓力過大,從而影響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是否和員工建立了有效溝通的橋梁,是否在減薪問題上與企業員工進行了信息傳遞,讓員工了解當前公司的運營情況,為什么要減薪,企業的發展和下一步將要開發合作的計劃,有沒有傳遞給員工。如果沒有,當企業減薪時勢必會造成公司內部的人心浮動,使企業員工心生困擾,在跳槽和留守之間徘徊不定。
第二:減薪員工要思考減薪原因
員工在減薪之后,會把減薪問題看作是自己工作得不好,或者公司即將解體的表現。其實,企業選擇減薪多數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公司整體運營狀況。作為公司一員,應該能夠給予理解和體諒,從而與企業同舟共濟。同時,在有跳槽沖動的時候,最好先思考一下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我能做什么,什么可以改變,什么不可以改變,靜下心來之后,對自己和單位有了詳細了解時,所呈現出來的焦慮、憤怒、驚慌、困擾等狀況就會得到緩解。
第三:改變現狀需要雙方有效溝通
企業欲減少人才流失,員工欲擺脫減薪困擾,跳槽不是最好的選擇。企業應該與員工訂立統一的目標,讓員工有被尊重的感覺,從而積極地與企業共同努力,開源節流,開發資源,期待市場經濟回潮。切記,越是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員工越要深思熟慮,不可盲目跳槽。跳到新企業未必能解決收入問題,而且新的人際關系和企業文化,卻是必須要重新適應的,并且自己能不能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又是一個新的問題。
第四:做好跳槽前的心理準備
首先,明白自己為什么要跳槽?我跳槽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薪資問題,還有哪些原因?其次,了解什么是可變因素,什么是不可變因素。自己、企業,都是可變的,而市場規律則是不可改變的。再次,要問問自己,你是誰?你的優勢是什么?你適合做什么?跳槽之后,如果情況沒有好轉,收入沒有增加,甚至不如現在,你能承受嗎?
另外,李軍老師還建議企業應該向心理健康專業機構購買“員工幫助計劃”。通過“員工幫助計劃”在企業與員工之間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心理衛生工作者會為企業制訂相應辦法,訓練員工抗挫折能力,構建心理資本,幫助有困難的員工化解心理問題,并且能挖掘出員工自身的潛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提高績效。千萬不要等到問題發生了才去尋求解決途徑,應該在問題發生之前,防患于未然。
今年“找飯碗”4大新動向
1、減薪跳槽也愿嘗試
據專業調查機構顯示,“錢途”與前途是今年職場人跳槽時考慮的重點所在。不過也有人表示,如果工作很有前途,那么對薪酬也不會十分看重,哪怕減薪跳槽也愿意嘗試。
2、跳槽周期延長
調查顯示,有超過兩成職場人平均一年會跳槽一次,由于經濟危機,該比例已明顯
標簽: